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7(2 / 3)

住对你百般阻挠。越是这个时候,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,快速反应,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。”

“我明白了。”陆恢心道还是得在大哥身边,总能学到最有用的东西。

国子监太学里禁军的吏学生们一到,其他几个部便也敢将部内吏员逐个送来,加上原本吏学招揽来的人,一时新院里极其热闹,国子监太学院外的街道顿时成了早晚市的繁华地带,据说附近铺子和房屋租赁的价格都跟着翻了几番。

卓思衡虽紧着忙吏学开课后的诸多琐事,却也不能落下太学。要知道九月份新科开考,这也是检验他执掌此处以来的第一次考验。

虽说卓思衡整顿学政不到一年,但就像他告知陆恢的道理,自己决不能落下大的过错给人,此次科举要是出了岔子,只怕好些后续的计划都要收到阻滞。

卓思衡是应试教育的出色制成品,所以他最擅长的就是针对应试教育做出灵活机变的调整。在七月,国子监太学宣布为针对九月末将到来的解试,将在七月下旬、八月上旬、八月下旬进行三次模拟解试,这个消息一经宣布,立刻被好些京畿本地的书院学走,也拿去给自己的学生当做范本来置办模拟,各位当届家中有考生的家长也都纷纷叫好。

苦的只有太学生。

卓思衡在上次藩王世子不老实的事件上深刻认识到,人闲下来就会想些有的没的,为了让这几个世子能在最近少些动作,也顺便帮帮太子完成安抚的目的,卓思衡特别循循善诱向皇帝表示,第三次模拟也就算了,可前两次模拟是针对所有太学生的,今年不科举的学生也都不许缺席,假如让世子例外难免会有非议,可若让世子参加,他只是个司业,也没那个权力,皇上你看……

皇帝当然明白卓思衡此言深意,立刻摆出一副肩负重任苦大仇深的样子道:“朕的叔伯们将嗣子交给朕,便是信任朕,将他们送至国子监,更是对朝廷与学政信赖有加,若不能一概视之,岂不是让叔伯们失望?朕断不能如此。告诉世子们,我们刘家的弟子不能因贵而忘进,要始终念及太祖劝学之言。他们的卷子务必拿来给朕过目,由朕亲阅,你多费费心。”

卓思衡何等乖觉,当即表示,皇帝你要保重龙体啊!看卷子的时候不要着急,世子们在藩地基础没有打好,水平一般,不过都有进步,可千万别动气。

然后他就开开心心回去国子监,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几位世子。当然告诉的方式非常恭敬且委婉,还不忘加一些艺术性的再创作:“陛下龙体欠安,谈话中数度昏厥,却仍是牵挂世子殿下们的学业,决心亲自阅卷,臣铭感五内,不忍再闻……”

皇帝这一下脑袋真没白挨!

卓思衡非常满意地看着几张扭曲至极但又不得不叩谢天恩的脸。

于是他又找回了自己的节奏,每天轻快地在诸多繁琐公务里自如穿梭。其实在那日愁烦至极的乌云盖顶后,卓思衡经过审慎冷静的思考,终于重新振作起来。既然事情多且乱,他就一个个理清一个个收拾。

首先就是治下国子监太学吏学,这是决不能马虎的。

七月末的第一次模拟解试,卓思衡专门布置了符合科举规范的考场,虽然没有那么多隔间,但通过卢甘借来了工部一些库房里的木材框架余料,雇佣了些帮手,在太学的院子里拉开阵势摆出考场。此次一模由卓思衡命题姜文瑞监考,连一向从容懒散的宋端看到这个阵势都有些发憷。

考完后,陆恢对卓思衡私下道:“好些吏学生都悄悄去瞧了,回来好生羡慕,不住得说若能以这样的阵仗入仕,那谁又会轻视吏学生呢?”

“他们有这样的心胸和见识,可见各处选来的都不是闲人。”卓思衡感叹后更觉自己责任之重,决不能轻言废止。

宋端到底不是正经书院出身,处理正规考试上失了经验,此次榜上落了七八名,太学

杨令昭正在家中,听了来龙去脉,当即罚杨令显去给妹妹赔不是,然后要他在院子里打他十遍□□长拳,晚饭也不许吃了,可这也没能安慰杨令仪,最后小妹还是哭到脱力才勉强睡去。

夜里,陶南云自杨令仪闺房回到自己和丈夫的内寝,又是无奈又是好笑道:“小妹总算睡了,不过明日起来不知道还要怎么哭,得想个办法让她安安心才是。”

“你不是和卓家的二小姐说过了么?”杨令昭一面脱去铠甲一面说道,“他家和咱家一样,没有父母做主,我们兄姐就是长辈,咱们拿主意,两个孩子又情投意合,也算是定下来了。”

“可是……”陶南云接过丈夫脱下的铠甲,面色却也有些忧虑,“慧二小姐的意思是,她家大哥还没定亲,最小的弟弟抢在前头,是不是略有不妥?”

杨令昭也愣了愣:“怎么?卓司业还没结亲?他都多大了?哪有人这个年纪还不成亲的?”他一直在边关,又是武将,于京中文臣不甚了解。

“谁不说是,这个年纪的官身还不论亲,实在古怪得很。从前我以为是卓家的亲长故去前给留下什么指腹为婚的言定,毕竟他家经历过风波,后来没了音信倒也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