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14(2 / 3)

他。

令狐游根本不想担这句赞,他宁愿,他什么都不知道,身为皇上宠臣,朝廷中枢重臣,三省宰辅,位列诸相之首,站在如今这个位置,只要他不犯谋逆之罪,将来千秋史册必有一笔,赢得身后万世名。

区别只在于:这万世名,是贤相,还是奸相?

自从宗正寺出事,皇上以雷霆手段处理了赵王一脉,凭着敏锐的政治直觉,他心中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,皇上这次只怕不单单是为了整顿宗室,更意在内廷。

他对元妃专宠内廷,并不太在意。

毕竟随着四皇子得封京兆王,又成为开国以来第一个以藩王之身入朝参政的皇子,四皇子已是板上钉钉的太子,只差一个正式册封的名分,元妃作为四皇子生母,恩宠不歇,反而是件好事。

朝臣希望有一个地位稳固的储君。

令狐游更担心,皇上是想废掉刘皇后,立朱元妃为后,而现在的宗正寺卿张易,是皇上亲手扶上去的,根本就不会去反对。

他不想过问皇上内廷之事。

然自古而今,废立皇后,皆是朝廷大事,况且刘皇后素有贤名在外。

他要是赞同,只怕会落得个奸相之名,要是反对,却会惹得皇上以及四皇子不喜。

再退一步讲,皇上执意要干的事,从来没有干不成的,以前的尚书令刘乐缺与中书令谢无阻止不了皇上,现如今,他和华光也同样阻拦不住,一念至此,令狐游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。

到了傍晚,出政事堂时,听得内廷有消息传出:刘皇后重病,襄阳长公主已进驻旧宫,代掌中宫之权。

华光不由嘀咕了一句,“怎么突然重病了?”

令狐游听了,暗道果然,压在心头的那块石头落了地,扭头看向侍中华光,意味深长说了句:“照之兄,此乃陛下家事。”

朝臣无须过问。

照之,是华光的字。

华光面色微僵,紧跟着,似猜到什么,神色就有些不好起来。

令狐游倒不意外,能入主中枢,就没有一个傻子。

——

直到第二日下午,皇上方去开阳殿见杨新。

皇上开口没有提及突然召回杨新的后续安排,反而先问起另一桩事,“襄阳进旧宫代行皇后职权,外面有什么反应?”

“宗室勋贵多是议论关心皇后病情如何,朝中各大臣,反应不一,暂未对此作过多言论,另外,刘家有人递帖子希望进宫探视皇后。”

“告诉襄阳,都回绝了。”

皇上说完,吩咐道:“晚点,你传襄阳来一趟,朕要召见她。”

杨新忙应了声唯,又听皇上下令:“你等会儿去一趟凤仪宫,传朕口谕,收了皇后玺绶,告诉皇后,令她称病,半年后,以久病不愈为由,无力承担中宫之责,自请去皇后位,出家为道,从此供奉三清,不问世事,朕可留她性命,一切待遇照皇后例。”

“再告诉她一句,她此后言行,将关乎刘家全族荣辱,望好自思量。”

杨新连忙领命,并未感到意外,又一次清晰地认识到,摇光殿那位主,的确能扭转乾坤让陛下改变主意,因此,他心里越发忐忑,他昨日与刑恩一道回七星宫,却并未像刑恩那般立时获得陛下召见。

杨新束手站在下首,不等陛下发话,不敢主动提退去。

皇上未再说话。

大殿一下子静了下来。

杨新明显感觉到皇上审视的目光定在他身上,像芒刺般锥利,时间不长,于他而言,却度日如年般难熬,后背开始阵阵发凉,额头渗出涔涔细汗,他心头越发紧张不安,站着动都不敢动一下。

似过了许久。

忽听皇上问道:“你昨日是如何及时得知,元妃要去旧宫的?”

“奴婢有专门派内卫关照元妃娘娘。”杨新如实回禀,不敢隐瞒。

“摇光殿有人吗?”

杨新心下骇然,皇上这是疑心他监视朱元妃,想也没多想,扑通一声跪了下来,“奴婢绝不敢,奴婢只是在娘娘出宫时,才让内卫跟着,为的是护娘娘周全。”说到这,见陛下并未立即问罪,才敢壮着胆子继续分辩。

“陛下治下,政治清明,天子脚下,朗朗乾坤,只是奴婢顾及娘娘凤体,重逾千金万金,出宫在外,不比宫中,容不得半分闪失,奴婢大胆私下派内卫跟随,也是想为娘娘出行安全多添一份保障。”

皇上目光如鹰鹫般盯着杨新,似在辨别真伪,许久才出声,“你确实大胆。”

话音一落,杨新忙不迭地磕头请罪。

又听皇上冷厉道:“把人撤了,你是朕身边的人,应该很清楚,哪些是你能自作主张的,哪些不能,朕不希望再有下次了。”

杨新忙应下,直到皇上吩咐退下,才敢起身,后背早已湿透,似鬼门关前走一遭,直到出了七星宫,在小内侍的搀扶下,坐上马车,才缓过劲来,经此一遭,心里却越发坚定了。

他从不敢小觑后宫的枕头风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